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武进县重开后河 宋 · 邹补之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三六二、《南宋文录录》卷一二、《吴中水利全书》卷二四、康熙《常州府志》卷三六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职方典卷七二二、《常郡艺文志》卷二
毗陵郡城大抵西仰而东倾,漕渠贯其中,故水悉东下。
独南水门受荆溪流注之惠明河,道舜宜桥,并卧龙街,抵迎秋门,酾为二股:一自月斜桥以达于金斗桥,一自迎秋水门入,经状元桥,略州仓后,接于县桥,与金斗水汇。
地格势禁,不可前往。
庆历中李公馀庆国子博士守州,始穿顾塘河,经大市,益引惠明水东注之漕渠
郡人既以漕渠为前河,遂指顾塘为后河,以其枉互市閒,故亦曰市河云。
中稍填淤,崇宁元年太守给事朱公彦浚之
未几,复罹兵祸,夹河民居荡为瓦砾,悉推纳其中。
又继居者多冶铁家子,顽矿馀滓日月增益,故其地转坚悍。
繇是河之不浚治者馀四百甲子,间有勇于兴作,当官不为,去官而后太息者皆是。
淳熙十三年春太守四明林公实来,既视事,辄访民间利害,亟罢行之。
居复深念常为东南大州,富于文雅,顾今风俗不加于旧,而文士日逊焉。
他日肩篮舆,访井落,谓彼顾塘桥于州位为东南,势为喉襟,此殆《易》所谓「巽东南」也,文明以止者邪?
文明者不可使晦,喉襟者不可使壅,暇日合里居󲦤绅士道之。
后有出郡人道乡先生侍郎邹公所为开河记文,历道余公中、霍公端友所以魁天下状,益證前说。
道乡尝受《大学》于河南二程夫子之门,绍圣中御史,言宫掖间事,视死如归,宁媚此阴阳拘忌说邪?
于是益思所以为经纪之具。
踰一年,浮议摇摇,几为沮败者数矣。
夏六月,属时不雨,于浚治为宜,乃蒐卒之羡,㡿帑藏之遗馀,十月戒事,仍令晋陵武进丞四戒官护作役。
不淹旬,河复故道,袤三百丈,阔三十尺,深于旧为尺者五。
向之晦者日以白,向之壅者日以辟,煌煌乎继庆历崇宁循吏之懋绩,其不枉兹乎!
然君子谓是役也,公惠民之德四焉:以议论者尚其决,以力役者尚其神,以文学者尚其,以舟楫者尚其利。
兴一役而四德具焉,是宜特书大书,以无忘公德。
郡文学掾三衢邹补之执笔,睨其旁请书之,遂书以为《开河后记》。
公名祖洽,官为朝奉大夫
常州开河记淳熙十四年十二月 南宋 · 陆游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九四二、《渭南文集》卷一八、《常郡八邑艺文志》卷二、康熙《常州府志》卷三六、乾隆《阳湖县志》卷一○ 创作地点: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
隋疏大渠,自今京口、毗陵姑苏嘉兴以抵于临安,初以备巡幸,而后世因为漕运大利,故得不废。
渠贯毗陵城中,徐行东注,独南水门受荆溪之水,为惠明河,酾为二股,皆会于金斗门
庆历中太守国子博士李公馀庆始疏顾塘河,益引惠明水注之漕渠
顾塘地势在漕渠后,故俗又谓之后河
崇宁初太守给事中朱公彦复增浚之
方是时,毗陵先生长者,以善俗进后学为职,故儒风蔚然为东南冠。
及余公中、霍公端友,皆策名天下士第一,则说者遂归之后河
曰:「是为东南文明之地」。
邹忠公方居乡,士所尊事而化服者,忠公避不敢居,因以后河实之,而为作记。
淳熙十四年,今太守林公下车逾年,既尊礼其诸老先生,延见其秀民,所以表励风俗而激劝儒学者,日夜不敢少怠。
弦歌之盛,殆轶于承平时矣。
而或以后河告者,亦不废也。
后河自崇宁后,不治者积数十年,中更兵乱,民积瓦砾,及冶家弃滓,故地益坚确。
夏六月,林公乃搜闲卒,捐羡金,分命其属治之。
不淹旬,渠复故道,袤若干,深若干,修若干。
乃以书属予曰:「愿记其事」。
予谓渠之兴,自为一郡之利,不必为士之举有司者设。
然城南衣冠,以杜固凿而顿减,则后河成废,与士之举有司者相为盛衰,亦自有理。
王迁岐,成王都洛,皆观川原,咨卜筮,其由来盖尚矣。
则林公兼取焉,顾不可哉?
士益勉之,以毋负公之意。
公名祖洽,字子礼明州鄞人,世以经行显云。
成之岁,十二月二日记。
毗陵后河兴废 北宋 · 邹浩
 出处:全宋文卷二八四二、《道乡集》卷三二、《梁溪漫志》卷六
郡城中所谓后河者,乃旧守国子博士李公馀庆创开。
李公精地理,诱率上户,共成此河,且曰:「自此文风寖盛,士人相继登高科,三十年当有魁天下者。
尔之子孙咸有望焉」。
河成未几,学者果盛。
已而紫微钱公公辅登第为第三,右丞胡公宗愈继为第二,吏部余公中遂魁天下,其去河成之日,适三十年,盖熙宁癸丑也。
自后,濒河之民多侵岸为屋,及弃物水中,由是堙塞,久不通舟。
崇宁初年,知给事中朱公彦出守于此,询究利病,得其实,于是浚而通之,向之形胜复出矣。
给事中霍公端友遂于次年天下士,是岁岁在癸未,去熙宁癸丑适又三十年。
霍氏居河上游,河势曲折,朝揖其门,钟聚秀气,世有名人。
今知太平州霍公汉英与其侄给事数十年间相望起东南,为时显用,然则形胜之助,孰谓不可信乎。
按:李公葬州之横山,民病痁者取其坟土服之辄愈。今朝散郎撰乃其孙也。
济川庄田记淳祐七年 南宋 · 黄端亮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九二五、同治《南丰县志》卷三七、正德《建昌府志》卷九
南丰旴江上游,邑东南有浮梁旧矣,刑部朱公彦始更梁以石。
石密水怒,踰年而圮。
绍兴甲戌,令汪君杞疏石之半,而更创焉,且屋其上,曰通济
嘉定间,令汪君敏中撤败栋一新之。
壬午又圮,令谢君逵策预立废,甲申将成,又圮。
于是始还浮梁之旧,题为宝庆桥。
绍定己丑,燬于寇。
壬辰,令杨公应廉重造,更名卧龙
来者因之,随坏辄补。
淳祐辛丑,水大决,自是桥废者六年。
乙巳,端亮来宰是邑。
始至,问民疾苦,耆老蹙额相告:「浮梁久绝,操舟者利焉。
舣棹湍流,掀舞波涛中,满所欲乃已,一不幸,则沦胥以溺」。
端亮为之恻然。
值盗发平西,震于其邻,方以军旅之事,极力保境,欲筹画未能也。
明年二月,召匠计之,捐俸缗为邑里倡,闻者乐予。
造舟四十艘,两两而比。
骈木以为道版,从视舟之数,衡半之,广寻有一尺,修六百尺。
龙镇其左,竹龙维其右,蜿蜒盘邪,凡千有二百尺。
四月乙丑,桥成。
置桥子一人,水手六人。
南北立水准,视势高下,以时开阖。
市田近乡,岁收租米六十六有奇,以给守者。
桥子以月给,馀以季给。
提督官一员,择里中贤者属之,凡修治受给皆听焉。
慨尝思,天下事创始固难,图终尤不易。
桥凡几兴废矣,梁虽坚且壮,然终不免与水争势。
水势湍射,与石交激,一或横轶奔放,聚万夫之力不能挽之留。
浮梁不与水争势,水或暴溢,开放以时,不过十夫之力,可制一桥之命。
水性下,水以顺来,人以顺应,不终日,汹涌澎湃,演为平澜,而吾桥自若。
所患者,有桥,无人以守;
有人,无田以赡;
有守有赡,无贤者以董之。
三者备,继是为令者,常以视溺由己为心,增葺而维持之,则桥匪石而坚,奚其废?
孟子曰:「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」。
是心千百年如一日,而是桥亦千百年如一日。
而梁可也,舟而梁亦可也,尚何以过计为哉?
姑志岁月,以谂来者。
桥今名济川提督者谭梦麟。
其田之亩步载之籍。
淳祐丁未